疫情下的入秋

别纠结题目,暂时没想好。

8月发生了很多事,成都这捉摸不定的天气突然退夏入秋了,东京奥运顺利闭幕了,女儿也顺利结束了3年的幼儿园学习生涯,今早送进小学校门了,项目上一如既往的忙碌。惟独没有什么事情是属于自己的。

我对2016年的奥运会几乎是选择性的忽略,倒是没有什么特殊的原因,只是觉得缺乏了看点。但今年关注奥运,仅仅是因为中国的那位百米飞人。

作为一个业余的体育爱好者,经常用肌肉骨骼理论跟身边人分析为什么黑人在田径项目上行,在游泳项目上不行。当然,末了,还会附带一个自嘲式的为什么黄种人田径上不行。

这是一种很典型的键盘侠。直到被苏炳添半决赛的成绩震撼到。准确的讲,是从成绩这个点,被这个人震撼到。2008年,北上求学的第二年,刘翔红得发紫,苏炳添刚刚出道。刘翔在十亿双眼睛下在几秒钟内跌入了谷底,苏炳添不动声色的拿下两块国赛的金牌。此后的十几年,前者在伤病困扰下,煎熬反复,最终宣布退役,淡出大众视野,却被迫批附着大众偏执的情绪;后者则在比赛、学术、教育、行业上全面开花结果,虽然这种结果对对部分人来说都是马后炮式的附庸捧喝。无意要比较两位目前为止我们拥有的最优秀短跑田径运动员高下。因为,作为一个跑者,某种程度上看,前者是不幸的;而苏能一直跑到今天,即使抛开成绩和影响,这也是一种幸运。

苏刘二人都是80后,但是,以85为界,显然两者又有各自的时代烙印。我们常说长期主义和意义追寻,当如是。

三年前,走路上不稳妥的女儿送进了幼儿园校门,今天女儿满脸好奇和期待的走进了小学校门。突然有种喜悦弱失,但没有担忧。女儿幼儿园的成长很棒,我期待的博雅基础教育都很好的在她身上看到了种子。我和妻性格上的缺陷也没有继承到她身上。无论怎样,老父亲看女儿长大,总逃不开一边喜悦,一边不愿的矛盾感。

在无声中,自己也迎来了三年。相比女儿,老父亲毫无悬念是不及格的。这两年,我发现对自己真实是相对容易的,但是对自己足够耐心坚持是显著缺位的。在鼓励女儿的时候,我说得最多的就是问她是否勇敢。一来我认为这是非常稀缺的特质,二来也是自己内心的投影。我当然不会同意家长的遗憾在子女教育上去做找补,但是从这个角度看,第一个点我很坚信女儿自己能吸收成长,第二个点只有自己去解。

秋意凉,多思量。

–EOF–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