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周亲子徒步所感所思——其二

自从第一次带女儿出去徒步收获了难忘的体验,紧接着的一周就安排了去百工堰的徒步。这其实也是住在龙泉山脚下的好处,虽然潜意识一直惯常的认为景色在远方,但是其实身边的龙泉山脉小山坡也有独特的魅力。

百工堰是一个自己来过很多次的公园了。最初知道这个公园还是在家没事看龙泉驿区《县志》,了解到这个公园因为每年修缮需要百工才能完成,迅速引起了自己的兴趣。长大后,第一次去百工堰是自己上学一年的桃花节——一个现在基本不太有存在感,但当时是龙泉的第一大节。老爸带着我和老妈。印象中那个时候的自己还没有喝过瓶装的矿泉水,因此在的大坝上想要买瓶水。比较之下,老爸觉得价格相当情况下还是买瓶可乐划算。由此可见,当时家里生活水平其实非常有限。那次游玩因为老爸提议绕山腰一周的提议被老妈否决了,因此我们也就在大坝周围转了几百米也就打道回府了。虽然有遗憾,但那个时候的生活的确相对乏味,回到家依然津津有味的把那次出行写了一篇不短的游记。

这次带女儿来也是临时起意,只是隐约想着把当年没有成行的山腰那条路可以去试一试。故地重游容易让人感怀很重要的一点是改变与不变的时空冲突。这次进入公园,我无意识的跟女儿讲,你看这个上大坝的路,当时是徒步上来的,今天老爸可是直接带你开车就上来了——一样的场景,我记得老爸当时跟我讲的是,你看路上那个红房子没,那据说是一个画家的房子。如今,那个房子还在,我也指着那个红色房顶跟女儿说了一句几乎一模一样的话,也不知道女儿到底听进去了还是被风吹散了。

带着女儿往我中学那会儿聚会的地点走了会,发现布局已经有所改变,末端是一个篮球场。没有找到当年烧烤——如今应该叫露营——的地点,但我还是花了点小心思让女儿在大概得位置拍了一张照,然后发给了妞儿。有时想想,这哪里是感怀,也是一种创造与新生。

绕着湖的左岸走了很远,已经走过了当年我折返的码头,转过角,发现了很多钓鱼佬。这个时候,我依然不确定当年老爸所说的山腰那条路到底存不存在,如果存在到底能不能走通。很快,来到了石板路的一个岔路口,我试探性的问女儿,要继续走石板路还是走野路。虽然是个陷阱题,但是女儿想都没想就说要走野路。所谓野路其实就是紧贴着湖边一两米的土路。走了一段,拨开遮挡视线的枇杷树枝,发现对岸不就是我们来时的大坝吗?原来老爸当时所说的山腰那条路就是这条沿湖路,而自己已经不知不觉的走上了当初自己留有遗憾的未走之路。

因为是野路,我带着女儿一路穿梭在湖岸的 树林之间。这也让女儿有了一种探险的感觉,有好几段路,我甚至觉得体力有点跟不上这个蹦跶的小姑娘。路上,我们遇到了我好几年错过的芦苇,按照我的习惯给女儿采了一只。所不同的是,她是拿着芦苇去寻山,至于我自己则勾起了自己回不去的地方。

沿湖的野路比自己想象的要长,拐过一个湖角,又是长长的湖岸。正所谓,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路上,我们看到了吊床垂钓的钓友,一起用手机查询认识了开紫色小花的阿拉伯婆婆纳。坦率讲,路线长度超过了自己的预期,中途我挺担心小家伙耍赖,但同样的,路线上的风景也远超过了预期。临近最后一个湖角,小家伙终于开始说脚快要走不动了,但是递上一盒牛奶之后,一溜烟就跑去湖边的一条石缝小溪指挥我去抓鱼了……小朋友的世界,这,很合理。

转过最后一个湖角,终于达到了大坝的另一头。我们也很轻松愉快的完成了有史以来(第二次)最长的一次徒步。而我也补上了当年未走之路的遗憾。人生如是,有时候并不需要对逝去的太过于耿耿于怀,也许在未来某个时候以你意想不到的方式出现。有人说,希望至美。至少,我在带女儿的第一次百工堰徒步,尽可能为她开启了一个相对完整的起点。如同当年,父亲暗自为我做的那样。

–EOF–

版权声明
转载请注明出处,本文原始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