升级MacBook Pro M1 Pro啦

因为上海疫情原因,定制的21款MacBook Pro 16 inch足足等待了两个月才到手。

这是自己的第三台MacBook Pro,具有基本一样的功能和外观设计理念,尤其是那个电饭锅magsafe充电口。所不同的是,这是一台搭载苹果M1 Pro CPU的机器。机器到手后,前后断断续续花了半个月把应用、数据和环境都配置好了。简单记录一下自己的这次迁移记录。

系统迁移及兼容性

自己现在在用的是2015款MacBook Pro 15 inch. 考虑到M1架构与Intel架构的差异性,以及看了一些power user的反馈,这次迁移没有使用Time Machine。而是直接 one by one 配置安装配置的方式。最开始以为工作量会比较大,但实际迁移过程中发现,自己常用的应用也就那么几个。而自己最开始比较畏惧的环境配置,因为之前很早就做了云同步,所以也是比预期快很多的就完成了配置。

在M1上运行Intel架构的应用,会经过 Rosetta 2 转换,有大概20%的性能损失。在活动监视器上面,也可以通过 kind 查到到。目前常用的软件基本都能兼容,这块目前没有遇到什么问题。

开发环境

golang的环境可以一路next配置完,目前还没有发现任何兼容性问题,而且编译速度极快。

自己是重度 alfred 用户,从10年前开始切换到mac, 就购买了mega授权。但是切换到新机器后,发现很多workflow依赖的python都没法工作了(macOS 12.3以后移除了python)。恢复的话主要两步:1、自己下载安装python; 2、因为python路径发生了变化,还需要更新workflow到兼容m1的版本 或者 手动修改workflow中写错的路径。

java 8 环境,如果追求m1原生和性能,可以考虑 azul jdk,但是可能存在一些兼容性问题。主要是一些依赖的lib可能没有m1原生版本。因此,我的选择是同时安装了一个 oracle 版本备用。

使用感受

关于M1 Pro/Max的性能,我推荐极客湾的苹果M1 Pro/M1 Max评测. 这里聊一下自己作为一个典型的开发者的使用感受:

  • magsafe回归了,140w快充太赞了。magsafe充电口也是为什么我的上一台macbook一直坚守在2015款的重要原因。而140w的快充基本上稍微补点电就可以用半天,对于有时候动辄一天的会来说,基本没有了续航焦虑。
  • 整机功耗非常低,日常开发非常安静,风扇基本不转。从系统监控看,95%情况下,功耗在15w以下。不得不感慨苹果的精准刀法,这个功耗你用ipad原装20w充电头其实也能勉强用,但是就是会时而触发从电池借电。而根据我之前的经验,这会非常容易造成电池鼓包。因此,我现在随身携带的是一个 type-c PD的应急充电头是30w的,同时满足手机电脑充电,我推荐你也这样做。
  • 刘海摄像头还算能接受,基本不影响日常使用。这么大的挖孔当前只有一个1080p的摄像头肯定是战未来的,毕竟库克是库存管理大师。这也就意味着,这代的MacBook Pro模具应该会有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颇有点iPhone 12回滚iPhone 4的味道。
  • 指纹识别比较方便,在这个基本都标配的时代,只能说是中规中矩。
  • 键盘也随着magsafe的恢复,基本重新回到了2015款的手感。但是键程显然还是比2015款短,能有80%的舒适度吧。

新的笔记本到手半个月了,即使加上之前2个多月的等待,这段时间用来下来也是挺开心的。苹果在这个产品线上重新找到了当年 Pro 的那个味道,自己也很久没用到能让自己如此满意的电子产品。配上好鞍,重新出发!

2020之Macbook Pro DIY 升级 SSD及Time Machine数据恢复

一直接受不了touchbar世代macbook的键盘和type-c接口,因此手上的工作主力依然是2013 late 的macbook pro 13 inch 和 2015 mid macbook 15 inch. 两台机器的硬盘都是256GB,实际可用约240G左右。经过多年使用下来,经常提示硬盘 almost full,严重影响使用心情。而这两款作为最后一代可以自行升级硬盘的macbook, 自然是不能放过苹果少有的bug福利,准备自行更换升级SSD.

哪些macbook支持自行升级SSD硬盘

2013 Macbook Pro A1493 A1502 ( MD864 MD865 MD293 Md294) SSD

2013 MacBook Pro retina A1398 A1502 (ME864 ME865 ME866 ME293 ME294) SSD

2013 Macbook Air A1465 A1466 ( MD711 MD712 MD760 MD761) SSD

2014 Macbook Air A1465 A1466 ( MD711 MD712 MD760 MD761) SSD

2014 MacBook Pro retina A1502 A1398 (MGX72 MGX82 MGX92 MGXA2 MGXC2) SSD

2015 MacBook Pro retina A1502 A1398(MF839 MF840 MF841 MGXA2 MGXC2) SSD

2015 MacBook Air A1465 A1466 (MJVM2 MJVP2 MJVE2 MJVG2) and Mac Pro ME253 MD878 SSD

及2016年份的AIR PRO 机器

机器型号可以通过把笔记本翻过来看背面的标识来确认。

也有一个简单方法来确认自己的macbook是否可以自行更换硬盘:2013~2016年购买,且A面带有苹果光环Logo的都是可以自行更换的。

选择什么样的SSD

虽然是苹果少有的福利,但是毕竟是一个bug福利,市面上的NVME SSD是没法直接在macbook上使用的。需要一块转接卡,将NVME的SSD转换为苹果的特殊接口,这个我们放在后面单独说。

市面上一般推荐的NVME SSD有 intel 760p, 三星 970 EVO, 三星 970 EVO Plus, 三星 970 Pro,还有最近比较火的海康 C2000 Pro. 因为作为日常主力机使用,因此我个人的考虑优先级是这样的:

  1. 兼容性和容量优先,容量1T起步,淘汰三星 970 EVO Plus 和 海康 C2000 Pro:
  2. 三星 970 EVO Plus: 看到有几个反馈兼容性问题,有解决方法,但不想没事找事。相对于 970 Evo唯一的提升是写入性能,但是在这个速度级别,这个提升我并不care了。
  3. 海康 C2000 Pro: 可能不应该把这货跟 760p 和 970 一起比较,不过架不住这货实在便宜呀。但是便宜是有代价的,缓存用的还是上古时代的DDR3,既不是低电压也不是DDR4, 差点意思,而且多个案例反馈睡眠唤醒也有点问题。
  4. 然后考虑SSD的寿命和质保,并且寿命 > 质保。这块淘汰760p, 只有144TBW,而970 EVO 有 600TBW。质保上,海康终身质保,不过数据无价,优先考虑先天体质较好的。
  5. 在高温与温度之间,倾向于低温,妥协性能。这点上 760p 比 970 EVO 更优。但无奈寿命和性能与 EVO 差异太大,价格也不占优势,最后1399的价格入了三星 970 EVO 1T. (当前SSD价格没有太大优势,不过再等等估计就只有QLC了…)

顺便多说一点,拆机后发现苹果原装的SSD也是三星提供的,因此特别担心兼容性问题的话,就直接看 970 系列吧。

NVME转接卡的选择

因为转接卡只负责NVME到苹果特殊接口的针脚线映射,没有任何芯片引入,因此这个小东西基本不存在兼容和坑。有些同学可能遇到了NVME速度跑不满的问题,那是因为13寸的macbook只能支持到PCI x2,15寸的macbook才能支持到PCI x4(俗称满血版)。但是相信我,即使是日常开发,你也用不出来区别,优先考虑升级SSD的容量和兼容性即可。

我选了一个15块包邮的绿色小板,因为的确没什么技术含量,做工不错,针脚映射也非常整齐。

备份数据

在拆机升级SSD之前,需要先备份数据。我使用 Time Machine 把全部数据备份到了一块320GB的移动硬盘。因为是上古时代USB 2.0速度的机械移动硬盘,因此大概花了5个小时备份200GB的数据,我估计USB 3.0或SSD移动硬盘能在2个小时内完成。

Time Machine 备份数据会把目标硬盘格式化为苹果文件系统格式,因此你需要拿一块可以格式化或者空的移动硬盘进行备份。备份占用空间与原数据占用空间基本是1:1. 此外,时间机器支持增量备份,在恢复的时候你可以选择需要恢复的时间点,跟windows 还原点的概念类似。

拆机更换SSD

整体没什么难度。讲几个大家关心的点:

  1. 转接卡插入苹果机器接口需要用力,听到咔哒一声才算完全插入。此时,你应该看不见转接口的金手指针脚。因此推荐的安装顺序是:a. 安装转接卡到机身;b. 安装NVME SSD到转接卡(这里轻轻一推即可);c. 安装尾部螺丝。
  2. 很多人说更换SSD需要断电,我……因为懒,没有断电,直接拆的旧硬盘和安装的新硬盘。其实机身的电源线挺难拆的,我试了几秒钟,没有拆下来,因此选择直接安装。
  3. 有人说970 EVO不带螺丝和散热片,比较小家子气。嗯,的确小家子气。不过如果你是升级macbook SSD这个场景,其实这两个根本就不需要:螺丝用原装的即可无缝安装,散热片那是给台式机准备的,macbook根本装不进去。

恢复系统和数据

上面说备份的时候,我们只提到了备份数据,恢复的时候,因为是全新的SSD,系统也是没有的。因此整个恢复过程可以分为恢复系统和数据两部分。因为我们上面备份的数据里面没有系统,因此实际上从 Time Machine 恢复的时候,是先从网络自动恢复系统,然后再恢复数据。由于需要从网络下载macOS, 因此推荐你使用有线网络连接macbook进行恢复。

几个关键步骤:

  1. 开机按住 Command (⌘)-R ,然后选择Disk Utility, GUID + APFS 方式格式化硬盘;
  2. 然后选择从时间机器备份恢复
  3. 整个时间分两部分:转地球部分是在下载系统,使用有线网络大概用了1个半小时;接下来是恢复备份数据,大概也是5个小时,跟备份时间相当😂
  4. 恢复完数据以后,根据官方指引重置RP
  5. 然后拔掉网线和硬盘,重新开机。如果你以前数据较多,第一次输入用户名密码以后,会出现黑屏,只能看见一个鼠标。不要着急,耐心等待10分钟即可。
  6. 备份和恢复数据时间比较长,我都是选择在晚上完成,早上起来点一下按钮。因此,即使你只有一台macbook作为主力机,更换升级SSD过程中也完全不会影响你白天的使用。

升级后使用感受总结

  1. 升级后SSD性能提升到写 2500MB/s, 读 3000MB/s, 比原装SSD提升了好几倍,但使用上体会不到区别。
  2. 没有修改任何设置的前提下,即没有睡眠问题也没有耗电问题。购入的三星 970 EVO 出厂日期是 2020年1月,因此,我推测凡是今年购入的 970 EVO 应该升级后都可以完美兼容。
  3. SSD温度问题没有专门关注过,因为跟原厂一样的使用感受,具体是什么温度就不care了。
  4. SSD容量扩大4倍以后,补充了几个需要使用但是频率不高的软件,尤其是安装了几个虚拟机。不考虑喜新厌旧的前提下,感觉还能再战3年。

论一个合格的车载手机支架的自我修养之什么是最好的车载手机支架

作为一个酷爱驾驶的人和一名手机党,给座驾安装一个手机支架是非常重要的事情。然而,要寻找一个还用的车载手机支架真的是一件比想象要困难的多的事情。

手机支架自己买过很多了。但是都在使用一段时间后(甚至体验几分钟后)发现不能接受的设计问题而丢垃圾桶。

大概5年前,购买了第一个手机支架,他大概长这样(姑且称之为第一代车载手机支架吧):

这个手机架使用上没有什么太大问题,功能上一直表现不错,因此使用了挺长一段时间。但是,后来换的手机屏幕更大了,继续使用这个手机支架的话会使得手机上沿会挡住汽车自己的一部分显示屏。此外,这个手机支架下端只依靠一个塑料架作为之巅,把出风口的下方已经磕出了历史的痕迹?

于是换了当时最流行的磁吸式车载手机支架:

这种支架需要在手机或者手机壳上安装一个贴片(也叫做引磁片),然后往空调出风口上的支架一放就可以靠磁力吸住。应该说,使用传统的支架换到这个磁吸支架的头两天,心里还是默默为发明这种之家的人点赞的。

它的支架结构非常简单,在车里非常简洁,而且调整引磁片的位置是的手机固定在一个自己最喜欢的位置。但是,这种简洁却是以牺牲手机的外观为代价的。且不说很多引磁片上面有品牌logo, 且logo极丑,关键是无论多么薄的引磁片贴在手机上以后都让以前光滑平整的手机背面不在平整,非常变扭。

另一方面,在使用一段时间以后,发现指南针和陀螺仪都不再准确,不过导航似乎一直都还正常。推测是这两个部件因为长期使用这种强磁设备影响已经被磁化。作为一个相信科学的人居然在这里翻车,想来也是挺自嘲的一件事情。

然而,事实是「磁吸式手机之间是否影响手机」这个事情目前都没有定论。我在购买前也担心过这个事情。专门在蛤乎还转了一圈,我估计大家找到的大概也是这个答案:

然是有影响的,表面磁力超过一定范围.现在市面上的手机基本上都用到了磁铁,其内部隔磁都做到了200GS以下,越好的手机内部隔磁越好.

所以,对于手机支架,表面磁力(接触手机的部分)超过200GS就会对手机产生影响,甚至损害.就现在市面上的磁性手机支架而言,都在2000GS以上,是标准值的10倍以上.

这样导致的结果就是干扰手机的电磁信号和磁化手机内部的含铁部件,逐渐导致收集导航的失准和失灵、通话音质的失真、运行卡顿、数据丢失、屏幕花屏或者黑屏、间歇性死机,直至报废。

以上的现象一般会在1到4个月内相继出现,根据手机的不同也会出现不同的情况。这个也有专业的测试机构,但鉴定需要最少一年的时间才能判别对手机的影响到底多大,只有专业的磁铁生产厂家和手机生产厂家能自己用仪器测出具体值。

建议购买磁性支架应选择盖上铁片(贴在手机背面的那片,没有不行)后表面磁力在200GS以下的。

给一个简单的测试方法:在手机支架上盖上铁在手机背面的铁片,把一圆硬币从上面滚落,不会吸住的基本上都只有几百GS,过大的都会吸住硬币,则不建议购买。

但是,请相信我,我也做过这个硬币实验,硬币滚落了,于是我以为自己购买的产品是OK的。但是现实却是打脸的……

我看过很多所谓汽车媒体的评测,结论这种磁铁不影响手机。理由无非亮点:

  1. 厂家使用了多颗磁铁,形成的是闭合磁场,因此厂家肯定是做了充分测试的。
  2. 苹果的smart cover外设也是使用磁铁作为屏幕感应开关的,因此磁铁是不会影响电子设备的。

最开始,我还挺相信上面的结论的。但是,后来一想两个理由都有点滑稽:

  1. 学过初中物理的都应该知道,这个所谓的闭合磁场是限制磁场在一个立体区域,引磁片才一毫米厚,闭合个屁呢。另外,生产这这些支架的厂商都是一些作坊而已,这里根本没有什么信用可以背书。
  2. 苹果的确在smart cover中使用了磁铁,但是你发现那个磁铁在iPad屏幕的最右侧边缘位置了吗?而你的引磁片是贴在近乎手机中心的位置……而长期跟磁场如此近距离接触,含铁的零件被磁化无非是快慢的事罢了

抛弃了磁吸式手机支架后,我有购买了最时尚的重力感应手机支架:

第一眼看到的时候,有没有觉得创意很赞呀?最开始我也是这样认为的。于是我一股脑买了两个。但是……拿到手后就不得不说,这什么鬼呀……

所谓成也重力,败也重力。因为使用重力收紧两边的手臂夹紧手机,因此三个臂都是可以活动的。由于,手机重量一般只有一百多克,因此三个臂基本没有阻尼。这就意味着,整个手机支架非常松垮。尤其是你没有在支架上放手机的时候,开起来的过坑洼路段的时候感觉整个车都要散架一样。

这个结构的手机支架跟品牌没有关系,设计原理导致它的噪音是无解的。淘宝上到处刷评的第一卫一样垃圾,一样有这个问题。

找呀找呀找支架,于是我找到了这个目前为止最满意的车载手机支架

有没有感觉又回到了最古老的那款手机支架的感觉?这就对了。那款支架我使用时间最长,而这款支架把我之前认为的设计缺陷都解决掉了:

  1. 从结构看,它把第一款手机支架的固定方式修改为与磁吸式的固定方式一致,加入了软性塑料的夹子及不会产生异响,同时也不会在支架下部支点位置处留下历史的痕迹。
  2. 将固定手机的方框结构修改为圆形无下部支脚的弹力感应结构,这就解决了老款支架手机上下不可调,导致遮挡车载屏幕的问题。

总结下来就是,它既有普通支架的通用可靠,同时又有磁吸式支架的简洁灵活,并且不需要在手机上安装引磁片,免去磁铁影响手机的担忧。

这款手机支架使用已经有段时间,等过段时间有一次长途体验以后在来盖棺定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