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点滴的意义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自己对生活的感受和判断会越来越关注具体的细节,以及看似微小的事情。

并不是远方不在重要,而是爱具体的人,具体的事是日常。寻找远方出发的时候自觉会更有意义。

9月帮爸妈完成了一个小事。一个其实我自己判断不太理性,但是却很乐意去达成的小事。有人说,男生一直是少年。我觉得老爸跟我小时候在玩具店看见喜欢的玩具走不动道几乎是一模一样的。如今想来,这可能是不多的几件能把老爸逗得不好意思说出口,但是内心却可能会担心的跳脚的小事。也许是好事多磨,其实过程中有很多细节放在自己眼里其实是有沙子的。也许生活也就如同想张罗一桌好菜,未必每个菜都能拿捏得恰到好处,但是当饭桌上每个人都喜笑颜开的时候,也就不用纠结火候是不是可以掌握得更好一点。

9月自己出现了久违的疲惫。好的方面是很坦然的接受短期的那个状态,没有陷入身心俱疲的漩涡。最终,其实发现有些事情其实处理起来还不错,一定程度上限制了自己的时间和精力投入,但拿到了稳定的的输出。有些事情当然不可能在一个月内就落地明晰,但也算是既往不恋,睡上一觉,隔日亦可调转船头,重头越。

几年前开始养成的兴趣和习惯,对一些事物念念不忘。但是没想到却以一种从来没有预想过的方式达成。而且还让老爸脸上笑开了花。应该说,意识到这种兑现的时候已经是后知后觉,然而,生活不就是这样的点滴和偶然连接而成吗?

下午跟三姐聊了许久。印象中,已经很久没有跟机灵不因循守旧的她长谈了。生活上,大家都会有一些不期而遇的事情,但是对待生活的态度依然跟小时候影像中的性格毫无二致。我总相信,生活会奖励立足当下而勇敢向前的人。更当举重若轻,安之若素。

短视频戒断三个月以后

暂时没想到太好的题目,姑且先这么叫吧。

其实不存在“戒断”,因为只是在过去的某个时刻,决定把手机上的短视频都卸载(抖音)或关闭(微信短视频),看看会发生什么。另一方面,也不太准确的记得是不是三个月。整个过程几乎没有任何对抗,哪怕中途有几次尝试重新打开,但是都坚持不了几分钟,总会一遍遍的出戏。

今天打车回家的路上,司机是一个喜欢在等红绿灯时候高效刷抖音的主。因为好奇他短视频的类型和内容,因此我很认真的在后排看了几个司机师傅看的视频。剧本段子演绎和情绪爽文的老套路,实在也没啥新意。默默带上了耳机继续听小宇宙。

阶段性的来看,自己可以毫无负担的说我对短视频已经失去了兴趣。

于我个人,非常反感这类产品利用人性贪痴嗔的点。但是我并不否认短视频本身的信息意义。如同读书被莫名其妙当成一种似乎更加优越和高雅的活动一样,看不看短视频也丝毫不能反映一个人的品味。如同,很多人把短视频作为获取信息的窗口,而自己最近喜欢基于搜索和大模型获取信息。说到底,依然是获取信息的主动性和效率的区别。

只不过显著的区别是,自己关闭短视频后,明显有了更多属于自己的时间,也能更好的控制自己作息的规律。

我有一个很主观的判断,任何一个互联网产品一定会逐步衰落。因此,我很好奇短视频什么时候会迎来这个转折点。如同当年父辈很多流行的时尚都会逐步成为过去。而这一点,短视频的流行久期已经远远超出了很多人的预期。也许这是对人性更加基本的弱点的挑逗的胜利?但依然更希望未来的产品不是比谁对人性弱点利用的更加极致。

时间的话题总离不开对人生意义的刨根问底。但这个问题的底层一定会回到人生本没有意义。回到过程和体验的探寻,至少要能够回到一个问题,那就是经历的时间时候会不会主动回忆,并能够及其点什么。如此来看,短视频应该以后也没有机会出现在自己的时间线上。

十年——序

成都今年的六月一如往常的感受到了阳光灿烂,但主观上却没有丝毫的闷热。

如此舒服的夏季,伴随相对辛苦的工作节奏,很多事情都在兑现着十年前的点点滴滴。

无巧不成书。

没有特意安排,甚至每周爬山计划尽量想避开的都江堰,在十年后的那个时间点上如履约般故地重游。跟妞儿在同一个地点合影,只不过拍摄机位从当初的三脚架变成了已经意识逐渐独立的女儿。回来的路上邂逅了难忘美味的一碗面。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

今年团队 outing 阴差阳错重头戏去到的南澳岛正好是自己4年前就默默记下的一档关于自己十年前的座驾视频的绝美取景地。十年后家里同一个时间点添置了新的座驾,但是却从来没有想过要把这个智美伙伴置换掉。更多的是看着这些延伸自己足迹的新老伙计,每个车窗、翼子板上的弹痕也好,凹坑夜班,它们都忠实的记录着过去十年走过的数十万里程。

是为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