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函数计算解析视频地址

最近工作上的事情比较忙,于是不得不花些时间追剧分散一下注意力。因为之前听过一期高晓松与亲王马伯庸《晓说》,因此追的是很多人已经看完的根据马伯庸小说改编的《长安十二时辰》。

然而,独播该剧的优酷动辄120秒的广告,实在是太影响观影体验。于是花了点时间搞了今天这个小创造:视频地址解析。严格来讲,这个小工具其实不算是什么创造,因为类似的工具其实有很多。只是正好之前一直关注serverless,因此这个工具其实是使用阿里云的函数计算来完成。方案如下:

使用函数计算来做这个功能其实并不是“锤子思维”,而是因为在github找的一些视频地址解析工具命令行方式提供,而我为了在几分钟以为快速解决自己问题,不想花时间使用代码来调用工具中的执行函数。因此每个函数计算其实是开了一个进程去执行视频地址解析命令,然后向前端返回结果。函数计算因为是按照调用计费,非常适合这种场景。一来不用对进程未正常退出进行容错处理;二来频繁创建和销毁进程是非常昂贵的,不适合放在我的小vps上处理这种任务;第三,阿里云函数计算提供每个月100W次的免费调用额度(都是贫穷惹的祸呀?)

为了快速完成这个小工具,我选择 Python 作为自己函数计算的开发语言。阿里云的函数计算也支持 Java, Node.js, C#, PHP 等其他语言,挑选一个自己趁手的就行。整体上,函数计算这个产品非常简单,基本跟着引导就能做完。其中有几个点比较常见也很重要,在这里简单记录一下。

1. 函数的调试

函数计算有 Web IDE, 你可以直接在上面编写和调试代码。但是,如果你习惯使用 VS Code在本地调试的话,推荐你使用函数计算的VSCode 插件

2. 添加外部依赖

函数计算的 Python 环境默认配置了标准库以及几个常用的的包依赖。如果需要添加其他依赖,你需要使用 fun 这个工具来管理和添加语言依赖

对于 Python, 只需要使用如下命令安装包依赖即可:

fun install –runtime python3 –package-type pip flask

该命令会将依赖包安装在项目目录的 .fun 目录下:

3. 使用 flask 封装 web server

函数计算有好几种触发方式,最常规的肯定是通过 HTTP API 调用方式触发。这个场景,当时是 fask 与 Python 最搭:

有时候,我们折腾事情可能会因为过程而忘记了初心。对于追剧这件小事这种情况是肯定不允许发生的。愉快的追剧去吧

Enjoy!

最近的一个创造-又开车了

过了而立之年,很多事情会不期而遇,无论好的还是坏的,有准备的还是意料之外的,不一而足。有人说,哪有什么岁月静好,唯有负重前行罢了。

一个人有一两项长期的兴趣爱好是非常重要的。有时候,实在累了的时候,驻足看看自己的爱好,如同一道希望之光,给你难以言说的温暖与慰藉。而我,作为一个喜欢驾驶的老司机,除了美剧,工作之余也会跟一些自媒体汽车节目,关注汽车本身,也关注汽车相关的文化和生活。

但是,当前的汽车自媒体平台比较分散,并且每个平台都有自己的APP,推送消息也非常不克制,这就导致要订阅这些内容变成了一个非常繁琐,还经常被推送消息打扰的事情。于是有了又开车了微信服务号这个创造:

  • 在微信中聚合你的汽车自媒体订阅,免去安装各个平台的APP,来回切换内容查找的烦恼。
  • 当你订阅的汽车自媒体有内容更新的时候,你会收到一个微信消息提醒,除此之外没有其他任何推送打扰。
  • 支持订阅历史管理,历史内容一目了然。
  • 当前接入了1000+的自媒体频道,喜欢开车的你也许能在这里发现更多精彩的内容。

生活需要仪式感,在这个逐渐被奶头乐所占据的时代,希望你无论多么忙碌都能时不时抬头看看自己一直以来的兴趣,看看那不经意间的希望之光。如果你有跟我类似的兴趣爱好,欢迎关注我的微信服务号:

初夏小感

过去的一个月过得不从容,心里小有波澜,是为记。

你一定听过,选择比努力重要。生活中很多跟你走得很近的人,甚至是你不如意的时候,都会在无奈中有意无意的叨念这句话。但这真的是一句巨大的谎言。如果你现在依然不明白之所以要努力无非是为了获得选择的机会,如果你正好对现实中的一些东西感到不如意,这里值得划一个问号。

内心深处的平和能让你对抗一切物欲横流渲染不平衡。我知道这里会有人说吃不到葡萄说葡萄酸酸,贫穷限制了的想象力中还夹杂的阿Q的愚昧。人的欲望是从娘胎基因中带来的,根本不用抗拒。欲望与现实的差距的鸿沟对任何人来说都是永远存在的。平和的心态能让我们尽可能真实的看清这个鸿沟,并在行动上尽可能小的动作变形达到我们要去的方向。

我曾经以为好奇与敏感是一对孪生兄弟,但是很多情况下是完全相反的两个东西:好奇是小中窥大,敏感往往是小处察微。

搜索引擎的伟大之处不在于给了大众几乎无所不能的信息获取渠道,而在于它将知识获取从有无转化为了如何提出正确的问题。

有些问题是不值得解决的。判断一个问题是否值得去解决,我们的行动惯性会把我们导向一个矛盾但是却有一定成效的方向:去把这个问题去解决一遍,然后去判断解决的必要性。这是一种方式,但往往是最偷懒也是最没有效率的方式。

我们看不到重点,往往不是因为看到的信息太多,绝大部分时候都是了解的信息太少。所以,经常跳出问题看问题也可以理解为让更多的信息熵来冲击这个问题,答案自然付出水面。

对他人的“宽容”,是对自己的洁身自好,无论这个事情多么棘手与不堪。我知道这是句屁话,但是,你也看到了,我这里加了引号。你当然可以不宽容,但是不要让一坨狗屎毁了你一路的风景。

尽力避免新时间解决老问题,否则,辜负的不仅是岁月,还有一个很实际的:这个问题本可以带给你的机会以及不同的人生轨迹。

如果你感到疲以奔命,那就索性停下来,再出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