使用ChatGPT的一点感受和思考

在ChatGPT未在国内火热传播的时候,自己就注册了账号来体验。但是一直囿于日常琐事以及对媒体炒热点的反感,一直没有把体验ChatGPT的一些感受和思考发出来。年后第一天开工,内网看了几篇相关话题的文章,也是时候把自己的一些微小收获po出来,权当抛砖引玉。

极强的问题理解能力

搞过NLP的同学可以把这个能力理解为NLU的能力。NLU能力在垂直领域要做到准确并不难,甚至考人工堆知识库也能搞定。ChatGPT的理解能力之所以让人们感到些许震惊是因为对人类通用知识的理解能力都非常准确。这种准确性不仅做到了跨领域,而且对主流语言的支持、不同文化背景的表达都支持得非常好。是一个工程+模型两个飞轮向前推动的结果。

但是也会有概念混淆的时候,主要是问题关键词存在多种含义、指代的时候。并且它不会主动询问消歧。这个比较容易触发。这里引一个刘飞的公众号例子:

刘飞:

那产品经理可以从艾尔登法环中学到什么经验?

ChatGPT:

艾尔登法环是一种管理学方法,它用于描述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为每个阶段提供相应的管理措施。作为产品经理,可以从艾尔登法> 环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

  • 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艾尔登法环描述了产品从研发到退市的过程,并将其划分为五个阶段:研发、发展、成熟、衰退和退市。作为产品> 经理,可以从艾尔登法环中学到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并为自己的产品设计提供指导。

  • 产品管理的方法:艾尔登法环为每个产品生命周期的阶段提供了相应的管理措施,包括市场调研、竞争分析、市场定位、产品计划和推广> 等。作为产品经理,可以从艾尔登法环中学到如何制定产品管理方法,并为自己的产品设计提供参考。

  • 产品经理的角色定位:艾尔登法环中提到产品经理是负责产品管理的角色,他需要对市场趋势和客户需求进行分析,并制定产品计划,负> 责产品的开发、推广和维护。作为产品经理,可以从艾尔登法环中学到产品经理的角色定位,并为自己的工作设定目标。

  • 产品管理的关键技能:艾尔登法环中提到,产品经理需要具备一些关键的技能,包括市场调研、竞争分析、产品计划、产品开发和推广> 等。作为产品经理,可以从艾尔登法环中学到产品管理的关键技能,并为自己的工作提供指导。

刘飞:

你是不是说错了,艾尔登法环是一款游戏。

ChatGPT:

您提到的艾尔登法环不是游戏,而是一种管理学方法。艾尔登法环用于描述产品生命周期的不同阶段,并为每个阶段提供相应的管理措施。作为产品经理,可以从艾尔登法环中学到很多东西,比如产品生命周期的概念、产品管理的方法、产品经理的角色定位和产品管理的关键技能等。

但是瑕不掩瑜,上面提到的问题有很多成本并不高的解决方案。姑且理解为这是openAI团队暂时缺人没来得及优化[手动🐶]。

一个更好的wikipedia,但是时效性较差,也没法输入新的知识

我知道你在想什么:那还有Google什么事?的确,理解能力准确,又能主动把正确答案以说人话的方式递到你面前,似乎这才是我们认为下一代搜索引擎要干的事。事实上,Google自提出知识图谱以来其实也一直在做这方面的事。但是,凡事并非只有两面,也不是一定要颠覆。

首先,ChatGPT目前是一个名义上offline的版本。其次,database容量在搜索引擎面前九牛一毛,并且不能进行增量知识输入和更新:

liudan king
我想下载你部署到我的本地环境,需要怎么操作

很抱歉,我无法被下载并部署到您的本地环境中。我是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我运行在云端,无法被下载和部署到本地计算机上。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我将尽力回答。

liudan king:

我想向你注入新的领域知识,需要怎么做?

ChatGPT:

很抱歉,我无法接受新的领域知识。我是一个人工智能助手,我的知识来自于我所被训练的数据集。我不能接受新的信息,也无法主动查阅> 新的信息来回答问题。如果您有其他问题,我将尽力回答。

因此,当前版本的ChatGPT可以是你私人的一个更好的维基百科,甚至是私人秘书。跟Google一起使用更佳。

它能帮你代笔写东西,但不是创作

ChatGPT之所以受到很多人追捧很大的一个原因就是觉得它不仅能说人话,还能帮你干活写东西。比如让它写一段简单但是需要有一点经验的代码:

liudan king:

使用golang编写一段访问支付宝网站的代码

ChatGPT:

下面是一段简单的golang代码,实现了访问支付宝网站的功能:

package main

import (
"fmt"
"net/http"
)

func main() {
resp, err := http.Get("https://www.alipay.com")
if err != nil {
fmt.Println("Error: ", err)
return
}
defer resp.Body.Close()

fmt.Println("Status: ", resp.Status)
fmt.Println("Headers: ", resp.Header)
}

上面的代码使用了golang的net/http库,通过http.Get方法向支付宝网站发起了一个HTTP GET请求。然后,它通过调用resp.Status和resp.Header方法,打印了服务器的响应状态和响应头信息。

请注意,上面的代码仅仅是一个简单的例子,它并不能完全反映支付宝网站的实际情况。如果您想实现更复杂的功能,您可能需要更多的代码和逻辑。

liudan king:

为什么要调用resp.Body.Close()

ChatGPT:

在上面的代码中,调用resp.Body.Close()是一个很重要的步骤。它的作用是关闭resp.Body对象,释放它所占用的系统资源。

通常情况下,当我们使用http.Get方法发起一个HTTP请求时,它会返回一个*http.Response对象,该对象包含了服务器的响应信息。其中,resp.Body字段表示响应体,它是一个io.ReadCloser类型的对象,表示一个可读可关闭的流。当我们调用resp.Body.Close> ()方法时,

实际上,我们调用resp.Body.Close()方法时,它会自动关闭resp.Body字段所对应的可读可关闭的流。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释放这个流所占用的系统资源,避免资源泄露的情况。

另外,在golang中,如果我们想要对一个可读可关闭的流进行多次读取操作,必须在读取完成后手动关闭这个流。而调用resp.Body.> Close()方法正是用来实现这个目的的。因此,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将调用`resp.Body.Close()

liudan king:
为什么要加defer关键字?

ChatGPT:

在上面的代码中,我们使用了defer关键字来调用resp.Body.Close()方法。defer关键字的作用是延迟执行一个函数或方法,直到它所> 在的函数或方法执行完毕。

在这里,我们将resp.Body.Close()方法放在了defer语句中,这意味着,在main函数执行完毕之前,resp.Body.Close()方法都不会被执行。这样做的目的是,即使在执行过程中出现了异常,也能保证resp.Body.Close()方法最终被执行,释放它所占用的系

也就是说,ChatGPT不仅能写大家喜闻乐见的八股文,也能写垂直领域的技术文。并且写出来的代码知其然和所以然。

然而,这并不是创作。当前的AI技术本质上仍然是存量数据的再加工和组合,包括ChatGPT在内,并不带来知识的增量。我们以为的量变在ChatGPT这里依然没有看到质变。

但是,这并不妨碍ChatGPT在诸多领域崭露头角。从stackoverflow立即宣布禁止提交ChatGPT生成的答案,到BuzzFeed公开宣布通过ChatGPT生成内容喂养Google,你可以很明显的感受到不同内容领域对它的到来的截然不同的态度,但是有一点是相同的,那就是它对于那个领域来说,在某些方面都达到了很不错的从业者的水平。

对于善用工具的人,使用这一工具可以极大的提高工作效率,同时淘汰更多的该行业的低效工作者。如同工业革命一样带来失业,也带来新的就业岗位。

及格内容生成的成本极低,互联网高质量内容将会以快的速度被稀释。而最有可能形成垃圾内容成山的领域就是导购、营销、水军等一软文为生存手段的领域。

数据,内容,知识,智慧。这是人类文明攀升的解题。很遗憾,ChatGPT目前只是在内容到知识层面做到了一个桥梁作用。作为工具,respect; 作为智能,道阻且长。

流浪地球中的Moss原型在现实中至今看不到一个通用的模型,最有希望的还是Google对于蛋白结构推演的专有模型。但有一点可能图恒宇是对的,知识到智慧的这一环,需要一次550A到550W的算力突破。

2022年终总结

2022年最后一个工作日,办公楼层的人越来越少,钉钉消息也消停了下来,正是不怀好意回望过去一年的时候。

时间的秩序

时间从来没有朋友,这不过是人类的一厢情愿。我们能看到时间的秩序,但却无能为力。

2022年的时间线上,有太多的事件会沉淀在历史的长河。从年初西安的疫情静态管理,疫情中的北京冬奥会,到俄乌战争,上海这枚经济发动机的熄火,年中成都疫情+地震+高温的多重考验,在到二十大,长者的离开,还有四年一度的世界杯,太多太多,不一而足。这一系列的事件给今年带来了太多时间的锚点,也让人不禁感慨今年的魔幻,而事实上,这已经魔幻了三年。然而,时间的秩序奥义之一就是变化。这种变化不由心生,而是其自顾发生,甚至都不存在返程。

在这种秩序下,一切都被碾压而过。这种碾压并不等同于破坏,也可以是该秩序下的重建。然而,对于个体,过去的一年,我并没有拾掇起这个重建,被推向,也可以说是自顾自地走向了碾压的另一端。没什么可抱怨的,有人说这是一种公平。也许也是一种对于这种无序中追求确定性的盲目自信。

看破的红尘

以前认为,仰望星空,脚踏实地,从某种意义上是一种看破红尘后的处事不惊,怡然自得。然而,今年的情况大家都看到了。虽然迎来了疫情政策的开放,但是氛围依然死气沉沉,大家都知道去往的方向,似乎很清晰,但是一切似乎只是跟随这惯性罢了。

如今的互联网已经没有了快车,当行业的各个赛道都慢下来的时候。我们曾经以为自己在行业积累的经验、沉淀的套路,迁移复用的场景远比我们以为的少。好的消息是,行业唯一确定的就是变化,而这种变化中,依然不断有新的个体冒出来。个人的发展离不开历史的进程,但是每个时代都有时代的机会。

我们常说中年危机,这两年经历过还算典型的工作、生活调整的我来说,我想说中年和危机其实并不是一对天生的组合,中年是时间的秩序,危机是个体在秩序中重建的缺失。因此,中年是确定的,危机是常态的,如果一定要说有危机,那么一定个体的重建没有跟上年龄的学识、经验和阅历。

从这个角度看,个体的看破更多是自以为是。但是,这种自以为是也是有其积极的意义。

自恰的意义

但凡读过几本书的人总会崇拜知识构建的殿堂,崇拜其中结构和逻辑。于是,个体的任何思考和行动都希望能够匹配上个体内在自恰的意义。但是在自以为是的看破红尘和割裂的现实面前,一切似乎又显得过于脸疼。我们希望自己的思考是自恰的,有完备的分析、呼应的因果;同时也希望现实在这个预期下是可正向反馈的。这是凡人绝大部分的痛苦之源。

人生没有使用说明书。对于自己,我想自己能够更多的关注人性那些小而美的目标。如同前年练就的一手老美风格的build by hand的构建之术,以及去年重拾的弹弓技艺,以及今年一个万用表驱动的电子爱好。纵使凡人的大部分烦恼是自我ego与实际的偏差,要知道,自恰的意义本身的奥义之一就是能够在内心深处安放矛盾,然后遵从时间的秩序,在不断重建中找到可能得答案。

对于自己的内心深处安放着这样一对矛盾:微笑的热爱,高远的情怀。

内心的方向

一直以为,连接的意义在于可以直面许多有趣的灵魂。但是,现实中,时间的路上,他们其实参与或改变的事情看上去也并非那么有趣。但也仅仅是“看上去”,因为个体的思考和行动最终不过是向自己的内心负责。因此从这个角度看,鸽谁都不要鸽自己。明年,以及之后的每一年,岁拱一卒。

去年的年终总结,参考了一位有趣灵魂的一句话。对于今年,我觉得依然受用,如果一定要调整一下的话,那就是:底层理性,直面复杂;敬畏时间,尽情欢脱。

又是一年世界杯

这几日,自己的一片旧文《40块钱解决IPTV内网融合》知乎被越来越多的人点赞和评论,这似乎在提醒着我,又一届世界杯真的来了,虽然比起往届晚了那么一些。

四年过去了,自己依然是一个资深的伪球迷。我的这种“伪”有一些代表性:对这项运动球员、球队的故事和技术层面的了解不多,更多关注的是关注这项运动代表的体育精神和快乐传导;也有之于自己独特的一面,那就是通过每4年的赛事,能把自己很多过往的经历通过4年的节点串联成线。如同时间穿梭的入口,把很多自己认为重要的事情在一个时间点上进行压缩;有如同时间长河上的灯塔,是触发不远后可以回望和参考的坐标。

上一届的世界杯,难忘惬意的仲夏夜,比赛虽然看得不多,基本上每场都能跟妞儿在家安排上烤串和啤酒。虽然支持的卫冕冠军德国战车止步于小组赛,遗憾万分,但是自己坚定地开启了一趟新的旅途。

今年的世界杯,自己第一场重点关注的比赛依然是德国队的,对手是更有意思的日本队。上半场德国的表现,让我看到了大学时候才开始关注德国队时的那种战车精神和独有的技术魅力,然而下半场又让我看到一个形似神不似的就影子。也许四年过去了,德国所谓的痛定思痛也并没有真正找回迷死的自己。这跟自己四年前开启的旅程又何其相似。我依然期待德国队的下一场比赛,我确定不会有第一场比赛那样战战兢兢了。客观、真实地认清问题,坚韧、卓识的尝试解决,这是亘古不变的进步朴素哲理。团队如此,个体亦然。

显然,今年的冬天会比往年冷一些。上周的老友聚、茶话会,我感受到了不同大厂、不同职位对温度下降的焦虑以及明年的隐忧。今天与好友促膝长谈之后,更让我更加感受到了我们这类所谓有理想主义情怀的中(下)产相同的困惑。那就是,在解决了基本生存诉求以及基本的小资本积累之后,如何兑现内心的理想主义价值。我想阶段性的、正面的、不全面的、尝试性的回应一下这个问题:

  • 理想主义价值往往伴随着社会责任感。这群理工男没有悲天悯人的无病呻吟,但是往往都沉迷于宏大叙事。
  • 宏大叙事本身是中性的认识客观事物的方式。但是,对现实缺乏直接的参考和指导性。如同这句话本身。
  • 学会接纳扫屋的自己于,合适的时候扩大营业面积。扫天下的不会是具体的某个人,往往是一个领域中共振协同的群体。
  • 我们的成长经历告诉我们竞争胜出才有机会,这的确是社会达尔文的准则,但是不要高估过往的经验作用。
  • 我们对现状的不满、行动的局限正说明我们的弱小和不够强壮。筹码永远是上桌和不下桌的基本保障。
  • 我们坚持的价值不一定最终在我们有效的时间精力里实现,推别人一把不会让自己有什么损失。
  • 精神内耗是一种勤奋有带有自我欺骗满足感的原地打转。放过自己,走出去,哪怕只是跟下班的工地工人打个招呼聊个天。

前几日,读黄奇帆关于货币的锚,他提到有宏观锚和微观锚和价值锚。时间如此,对于自己,我想是,理想主义,世界杯,足下。